近年来,承德市坚持积极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全面支持与重点做强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1+3”产业平台、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鼓励创新创业、做强科技小巨人、加快孵化转化、构建创新创业平台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保障,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延长产业链和创新链兴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社会资本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共同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毗邻京津优势,加大科技招商引技引智力度,定期举办科技招商引技引智活动,吸引市外企业、人才到承德市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现有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步伐,增加企业科技含量,实现“有中生新”。每年重点支持100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其成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资源带动各类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商业模式和创新文化为依托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工程,每年遴选出10家以上技术水平先进、发展潜力较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聚焦,推动其成为科技小巨人企业。
以优势骨干企业为核心,联合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吸纳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重点培育筹建钒钛新材料、智能化仪器仪表、食用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独立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支持各类企业、科研院所在承德设立研发中心。对到承德市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创业的团队、持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进行成果转化或直接商业化生产的企业,各级政府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保障。
引导各类园区科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做好二次开发,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平台和载体。“1+3”产业平台将在2017年以前各建成一个省级以上企业孵化器,每个示范区建有建筑面积5-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对空间、管理、服务、合作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信息平台,与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有效对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各类服务需求提供网络支撑。鼓励从事专业服务的社会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科研基础设施和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
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培育科技保险市场,鼓励保险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保险服务。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完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调动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融资,鼓励高新区、省级产业聚集区和有条件的县区利用财政融资或民间资本建立风险投资公司,通过创业投资、融资担保、投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形式,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