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桃城区科技局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精心谋划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狠抓科技项目建设、加速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专利服务力度、提速“城郊型农业”进程,全面提高全区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真正发挥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打通了科技向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
突出抓好科技项目建设,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围绕全区工程橡胶、化工、黑色金属压延三大传统特色产业,狠抓国家级科技项目建设工作,以高、精、尖项目为重点,筛选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节能降耗和推广前景好的科研项目,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积极申报了国家、省级科技计划,科技项目促进经济新增长点。一是深入企业进行座谈,挖掘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低污染的项目作为重点扶持,并采取政策上扶持、技术上支持、申报上优先等措施,确保项目尽快产生经济效益。二是聘请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建立合作关系,针对各企业的科技项目科技特点和类型,分别申报攻关计划、新产品计划、创新基金,推广计划,提高了项目研发水平。三是做到项目申报后管理不松懈,服务不间断,联系不掉链,突出抓好与上级科技部门的联系,及时反馈信息,争取项目在国家、省立项。截止目前,列入国家创新基金、重点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共6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衡水中铁建公司“阻燃合成树脂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获得省技术发明奖。
加速创建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按照“培育一批、改造一批、壮大一批”的总体思路,认真开展企业对标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小巨人”企业。引领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和高端联谊活动,打造“科研、开发、生产”紧密结合的链条,引进高新技术、高科技成果,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加速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全区累计创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一是组织宝力公司、丰泽公司等27家企业在中铁建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培训班。二是扶助企业加强高科技人才的引进,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拥有量和储备量,壮大企业的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截至目前,为企业引进各类科技人才120名以上,开展各类科技培训6次,开展企业交流活动1次。三是重点扶持中铁建公司、丰泽公司、美利达公司等企业创建市级、省级工程研发中心,在优惠政策、科研活动和科学器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针对全区特色产业面临的共性技术热点、难点集中攻坚。现已开发行业关键性的共用技术3项,研制高科技新产品2项。
加大专利工作服务力度,实现发明专利猛增。制定了“各负其责、报酬挂钩、职务聘任、以岗定人、统一管理、分工合作”的内部运作模式,形成了一套全面、科学、有效的专利管理方式和符合地方实际的知识产权服务渠道,进一步加强专利服务力度,并通过大力提高全区社会专利意识,实现发明专利猛增。一是主动深入企业开展专利知识宣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包括专利申请和管理制度、发明创造奖酬金制度等在内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技术厂长或技术科长专人负责企业的专利工作。二是开展专利申请“清零”行动。为企业制定专利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制订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杜绝企业专利“零”申请、“零”授权现象,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针对重大发明专利、节能环保专利和我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事业单位、在校生,积极开展专利资助申请活动,鼓励全社会的发明创造,推动了全区持续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为各类企业代办专利申请近200项,专利法律咨询500多人(次),开展专利文献检索70余次。
提速“城郊型农业”进程,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大力实施“惠民科技”工程,以加强示范园区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加快现代农业“310”工程步伐,推进“城郊型农业”发展。一是重点围绕蔬菜、畜牧两大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攻关,重点对专业合作社、示范区和观光园等农业项目进行扶持。二是以现代农业“310”工程为依托,推进“城郊型农业”发展,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建设,推广示范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形成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三是引领企业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基地带动、农户参与的联动机制,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以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动全区农业的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与农业经济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