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围场县科技局将实施四大战略,力推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战略。围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新型材料、生物医药、风电、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县内重点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研发投入加计扣除、设备加速折旧、设备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鼓励用新装备、新产品、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县域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技术支撑。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创新型企业2家、企业研发机构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二是重大创新项目带动战略。一是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合作对接,引进马铃薯、蔬菜新品种10个,尽快转化推广应用,解决品种退化、产量低下的问题,提高农产品品质。二是以马铃薯脱毒繁育工程技术中心、奶牛药物工程中心为重点,突出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年内力争完成主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农转资金专项“利用生物酶解技术提取沙棘果油中试与示范”、国际科技合作“利用沙棘果提取天然有机L-苹果酸技术合作研究”,科技惠民计划“围场县有机废弃物资无害化、源化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等战略性重点项目。
三是创新型企业培育战略。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工程,力争每年培育2家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列入县级科技计划项目,政策给予重点支持。县财政科技研发经费优先支持技术开发投入高的企业,对于年度内取得专利及新成果的企业,给予优先立项支持。促进企业加大设备投入,调动企业自主创新、与高等院校联合研发,开发出一批高附加值、有产业前景、有利于节能减排、能改善县域产业结构、推动全县经济持续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
四是科技特派员创业战略。放大科技特派员富民效应,加强科技特派员跟踪管理,以“点对点”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中的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2012年,全县有25名科技特派员与11个行政村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一村一品”产业,选派了3名科技特派员到企业开展带动服务,培育提升了产业(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为扎实深入推动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投身农业生产第一线,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将继续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发挥技术优势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推动更多科技人才到基层创业,力争年内选派30名科技特派员充实到农村生产一线,带动农村及企业创新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