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住支撑点,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增强县域科技进步能力。多年来,在科技项目管理中始终坚持:细化工作目标,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按照技术要求,充分做好项目验收准备;结合本地实际,及早谋划项目申报工作。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经精心筛选,将企业情况入库保存,专人负责管理。
二是主攻突破点,扶持引导科技主体投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帮助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发展和扶持一批以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化、规模化集约经营,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培育了拥有先进奶牛养殖技术的韦氏现代化奶牛养殖有限公司;配有种禽、饲料实验室、化验室等科研机构的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等。
推动产学研企结合。发挥职能部门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航空集团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河北晨阳工贸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徐水县金宏达轻质板材制造有限公司与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的合作等,均是合作双方建立了稳固的技术协作关系,并共同为开发新产品提供技术、人才、资金、环境条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科技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快科技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评价和奖励制度的改革,充分调动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能力,以新洋鞋业、太行毛纺、大午集团、金宏达轻质板材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为示范点,引导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中,最大限度地运用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可运用空间,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截至目前,大午集团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太行毛纺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新洋鞋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8项,真正做到了消除“零专利”。共为企业申报省级专利资助20项、市级专利资助30项。
三是找准切入点,组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发挥自身网络信息阵地作用,通过徐水县养殖特色网、徐水县工信局网站、徐水县人才网,为农民工提供自主创业信息帮助、为农民开设专家远程诊断答疑、为农户发布种养供求信息等,及时、有效地将科技信息反馈给农民群众,着重解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教育行动,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各类科普活动为载体,组织技术人员、聘请各类专家,对劳动者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及就业技能培训;发挥保定现代奶牛养殖工作站、优种鸡工作站、巨力索具科普教育基地、釜山文化科普示范基地作用,开展种植养殖培训班,共开展奶牛养殖培训2期,养鸡技术培训6期,培养种养殖从业人员500余人。科技信息服务到镇驻村入户,累计发放宣传资料、技术资料2万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