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科技局把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该市“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沧州市科技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科技服务业机构门类不断完善。作为沧州科技服务业的主要形式,目前建立企业研发中心达到20家,其中省级5家,国家级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达到5家,居全省前列;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方面,国家级达到3家,省级7家。其中,黄骅市模具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科技部列为首批技术转移服务试点机构,南皮获全国“生产力促进(服务贡献)奖”;星火科技专家大院10家列入省重点试点单位;吴桥、南皮两个试验站研发取得新突破,吴桥试验站小麦亩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家科技部在南皮试验站实施“渤海粮仓”重大支撑项目,支持资金4000万元。
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现有科技服务从业人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90%以上,拥有博士、硕士及高级职称的达300多人。特别是大力实施“人才特区工程”以来,通过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集聚,沧州呈现出高层次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这为科技服务业向市场化运作为主过渡,为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提供了较好的人才基础。
科技服务业综合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已具备一定的科技服务能力和服务手段,服务的领域正逐步扩大、科技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重新规划了沧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增设中心重要配套设施,用于发布各类科技信息,高校科研成果,实实在在将平台辐射,服务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全市科技服务机构每年服务企业达1000多家,协助企业申报、实施国家及省市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多项。建立了市级科技馆,集科技展示、教育、参观等一体的科普基地,成为推动科技宣传的一个亮点工程。
沧州市始终坚持和推进科技兴沧战略,以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管理体制、机制为抓手,加快科技服务机构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加快科技公共服务机构平台建设为切入点,重点推进年销售3000万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并把研发机构建设与企业享受各项优惠政策挂钩。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为沧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