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科技局立足于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年活动,积极探索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形式,实现“重点项目—科技企业—服务机构—创新平台—发展载体”等科技资源有效整合,全面增强我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项目支持形式。改变以往由企业、院所提出高新技术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审查推荐立项,立足于全市优势传统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提升需求,编制技术需求课题指南,采取需求定制、联合开发等形式,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引导相关院所、机构、企业承担相关项目,提升项目研发内容与全市产业发展的关联度。
提升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围绕全市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今年将力争推进1至2家区域特色基地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等院所合作,构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共同为区域特色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技术转移、试验资源共享等服务,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此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同时,推进现有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大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区域特色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合作力度,推进服务方式由过来单一的公共服务模式向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方向转变。
转变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发展方式。积极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从管理机构、孵化场地、孵化资金、专业平台、管理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孵化体系和服务职能,力争推进廊坊市现有孵化器升级;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建设,从服务方向、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力争更多机构跨入省级示范机构行列。
推进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在抓好燕郊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园区转型升级。重点确定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区,推进园区创业服务体系、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为申报省级高新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根据各园区区位、资源和要素特点,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形成各园区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构建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深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科银企对接服务专项行动。进一步扩大科技金融合作范围,加大与其他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探索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机制。创新科技投入运行模式,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创业投资引导、风险补偿等形式,引导和带动社会金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