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WAP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阅读内容

沧州市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2-03-20 00:00:00    点击:分享: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八次党代会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科技系统深入开展“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2月21日,沧州市全市科技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市科技局局长龚金港全面总结了2011年科技工作,对2012年科技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市政府副市长贾发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贾发林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召开这次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他要求,一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深刻认识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动力。二要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要进一步解决制约全市科技事业的发展、影响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性问题,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科技支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引领作用。要加大研究开发和技术引进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三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开创科技发展的新局面。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勤奋工作,扎实推进“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努力干成有影响力的大事、实事,争先创优出亮点。要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真正为经济发展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龚金港局长在会议上指出,2011年沧州市科技工作实现了新突破。一是谋划包装重点科技项目,为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筛选各类计划项目180项,国家、省已立项73项,获支持资金达到4273.5万元,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19项,资金3044万元;省级54项,资金1229.5万元。二是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发展新兴产业。筛选100家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了4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家。三是推进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孟村弯头管件、黄骅模具、南皮五金机电等三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入了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献县、东光等7家科技服务机构列为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创新示范机构,数量在全省第一。10家专家大院列入省重点试点单位,龙庄伟副省长对专家大院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建立了沧州市和宏润重工两个院士工作站。沧县小枣、中捷水产养殖、泊头千亩精品果园、河间棉花四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列为省级示范园区。四是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30多家企业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其中河北华斯、河北远贸、力源活塞3个国际合作项目获国家科技部立项支持,资金达到1700万元。华斯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进行校企对接,签订技术合作协议16项。组织20多家企业参加了北京科博会、杨凌农高会和深圳高交会,参展项目9个、招商项目16个。市科技局在北京科博会上被评为优秀项目组织奖。五是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力度,营造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氛围。利用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宣传科技政策、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创新典型企业和领军人物等,筹建沧州市科技馆。出台了《沧州市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在全省市级率先建立了科技奖励网络评审系统。完成《沧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下达等工作。

在部署2012年科技工作时,龚金港局长强调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托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渤海新区,建设管道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和海洋成果转化基地。实施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瓶颈难题。重点组织实施大口径高钢级X100螺旋埋弧焊钢管、精密高效数控机床等重大科技项目。二是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新能源薄膜成果转化基地。重点组织实施锂电隔膜、节能环保活塞等重大项目。对培育的100家创新型企业,加大项目支持和服务力度。年内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三是拓展科技交流与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不断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着手培育和打造第二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组织管道装备、化工、枣等产业100家企业与20家国内知名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校企对接活动,年内签订技术合作协议20项以上。四是完善各类科技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研究开发平台建设,年内新建企业研发中心10家,总数达到20家。要推进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级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引导创新服务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力争1家纳入国家、3家纳入省管理序列。五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30家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疏通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渠道。继续推进枣、棉花、鸭梨、水产养殖、冬枣精品果园6个园区上档升级,年内新建2个园区,发挥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六是多点齐发,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大力贯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府采购优先选用认定的创新产品等国家、省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实施沧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及沧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专利申请奖励机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递增10%,发明专利、职务专利递增15%。力争消除30家企业零专利现象, 21家商贸流通企业成为省无假冒专利示范单位。认定市级科普基地15个左右,发挥其服务功能。

  会上,颁发了2011年度沧州市科技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沧州市十佳创新示范企业、2011年度沧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各县(市、区)政府主管副县(市、区)长、科技局长和主管业务副局长,市直有关部门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主管领导等13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
本月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