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WAP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阅读内容

承德市着力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科技创新增动力

发布时间:2011-11-16 00:00:00    点击:分享:

  

“十一五”期间,承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工作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引导支持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10年底,承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已达到9家,其中市级1家,县区级8家。2010年,各中心累计服务企业295家(次),提供企业诊断、技术咨询、质量认证、协助企业申报项目等245次,培训人员3550人次,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6.2亿元。“十二五”时期,承德市将持续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科技创新工作增加动力。

1.服务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动力

面向高新区,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承德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县域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建设公共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二次开发”,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科技专项行动,探索研发设计、创新创业服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的新模式。

2.支撑企业成长,提升竞争实力

开展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经营能力。开展工业设计、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共性技术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为企业技术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做好国际工业分包工作,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提供咨询、监理服务,引导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过程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3.密切产学研用,激发创新活力

开展行业和专业的共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的培训。开展行业科技活动信息的采集和基础数据的积累工作,促进行业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开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宣贯活动,使中小企业了解标准,用好标准。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标准化体系。推动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修订,推进企业的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积极探索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的模式,促进行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

4.强化体系联盟,形成资源合力

进一步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建立以承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各县(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骨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服务体系。深入做好生产力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互动,加强区域生产力促进体系的建设和培育,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积极参与工业分包和工业设计联盟,围绕咨询诊断、科技金融、新农村建设、技术转移等领域开展业务。研究跨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之间、行业中心与区域中心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交流平台。

5.深化自身建设,夯实服务内力

加强制度建设,运用绩效考核、奖励评比等激励机制,推进分类指导,提升整体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理论探索和战略研究,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培养中心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生产力促进事业。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社会认知度。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
本月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