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WAP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阅读内容

唐山市高新区三措并举培育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发布时间:2011-07-20 00:00:00    点击:分享:

  

一、打造企业科技创新主体

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针对区内科技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具备一定条件和基础的给予重点培养,全力协助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在专利开发、项目申报、申请材料组织等方面的困难,帮助企业熟悉申报流程、评分标准和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在企业通过认定后,高新区在项目配套资金上给予1:1支持。二是鼓励企业设立各类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新区根据企业研发实力,指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研发机构认定,促使企业根据管理机构要求,在软、硬件上逐步提升档次,高新区在研发机构申请认定、过程建设、鉴定评价全程给予协助并提供相应配套资金支持。三是高新区利用自身影响力引进各种科研机构,集聚大批创新资源。继清华——唐山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和中科院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落户高新区后,高新区再次以其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及机器人研究院的谋划思路,吸引了中科院的高度关注,2011年,中科院计划整合全院的机器人研发资源,在高新区建立机器人研究产业化基地。这将对高新区和唐山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以科技项目为载体,推进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一是强化科技项目管理。高新区虽没有本级立项项目,但在科技项目管理上有较为成熟的管理机制。在项目申报方面,高新区建立了本级的科技项目库,在认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项目源,调整、充实项目资源,扩大覆盖面,并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所处阶段进行分类管理,在项目申报期,筛选适合的项目,指导有关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项目的执行期,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资金审验、项目调度等工作。对已立项科研项目特别是有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坚持追踪问效,做到监管与服务相结合。在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督导协助项目承担单位做好鉴定、验收工作,为今后的项目申报和成果评奖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合作。高新区不断加大对重点产业化项目的申报、扶持与服务力度,协助其解决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速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被誉为“生命工程”的开诚集团矿用探测抢险机器人项目正是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才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高新区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积极引导、协助区内企业利用唐山市及京津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力与科技资源,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高新区还围绕全市实施的科技招商战略,加强对国内外产业布局和投资形势的分析研究,及时把握国内外资本、技术流动和产业结构转移的新趋势,鼓励、引导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思路,不断提高企业的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
三、逐步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功能
为了突出吸纳、实验、集聚功能,促进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成长,高新区成立了创业中心。经过十几年建设,创业中心的功能和服务逐渐得以完善和提升,从创办初期对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最基本的物业管理、免费为入驻企业办理或协助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等向更高层次服务发展,首先是加强了对入驻企业的培训服务,加强了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联系,其次又将服务内容扩大为加强银企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中心核心孵化能力,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协助入驻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推荐入驻企业与各类科技风险担保有限公司进行融资,开创了通过科技风险担保公司从银行融资的新渠道。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
本月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