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WAP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阅读内容

科技创新为石家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引擎

发布时间:2011-01-17 00:00:00    点击:分享: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在于自主创新。近年来,石家庄市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贯穿到城市经济、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功能,以自主创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新型发展道路。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荣誉称号。

  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城市,石家庄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及配套体系,基本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省会城市,驻石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其中不乏中电科54所、13所等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作为一个定位“京津冀”第三极、“一小时都市圈”的城市,石家庄坐拥京津两大城市的科技、人才和承接其产业、技术转移的独特优势。

  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果断作出决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主导产业升级发展、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与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去年9月2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亲自部署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能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在创新,潜力在创新,动力也在创新。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金钥匙’。”孙瑞彬强调,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石家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增强发展后劲之所在。

  建设创新型城市,这项推动城市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之路的探索工作,为石家庄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引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大力实施创新工程

  近年来,石家庄市始终坚持将“着力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重要的引领支撑”,作为科技工作的核心,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农业科技带动工程、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科学普及工程等建设,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争取和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作为第一主导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尤为迅速。仅2010年一年,就争取国家新药创制专项资金1.4亿元支持。石药集团的丁苯酞软胶囊成为我国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果维康、连花清瘟胶囊、通心络等产品,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品牌。华北制药,发展成为国内外抗生素巨头。总投资479亿元的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预计到2020年产值将达2000亿元,成为引领石家庄打造“中国药都”的强大支撑。

  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发挥显著。近三年,石家庄市政府科技投入拉动企业科技投入的比例超过1∶10。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了石家庄市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涉及民生的领域,大力引导和支持技术研发及应用。切实推动医药企业废水、节能建筑等方面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为“节能减排”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了石家庄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2008-2010年,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石家庄市累计新增产值60亿元,新增利税17亿元。

  政产学研深入合作

  为充分利用石家庄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石家庄市将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拓展为“政产学研金”合作。

  2009年9月,石家庄市政府与中科院遗传所等18家校所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每年3500万元的“省会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22家企事业单位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合作项目涉及制造业、医药化工业、环境治理等行业,投资总额达49757万元。在随后的“中国河北国防民用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上,石家庄市政府又与中电科54所、13所分别签订了半导体照明、卫星导航等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投资总额达15亿元。

  由石家庄市牵头建立的国家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石家庄饲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河北省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联盟、河北省中兽药技术创新联盟等5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已经成为提升石家庄市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技术依托。

  在科技计划立项中优先安排产学研合作项目,三年内产学研合作项目将占石家庄市科技计划的80%以上,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现常态化、制度化,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石家庄市特色的创新体系,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
本月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