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WAP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阅读内容

廊坊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11-01-17 00:00:00    点击:分享:

  2011年1月10日,廊坊市科技局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并围绕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提出六项要求。

一是立足廊坊实际找准科技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按照省科技厅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高起点,设定高标准,抢抓发展机遇,创先争优。围绕2011年全省科技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原则,努力使科技工作更好地融入全省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坚持跳出科技谋发展、围绕大局抓工作、立足产业搞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服务和引领作用,使科技工作更加贴近中心、突出重点、发挥作用。

二是加快科技孵化平台建设。积极配合省科技厅,加快推进河北廊坊新兴产业技术转移基地建设,搞好协调,强化服务,在征地、规划、基础建设等各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通过高水平规划建设,打造成环京津乃至全国范围内科技孵化和新兴产业技术转移的示范基地。按照省科技厅要求,指导广阳、安次、三河环首都经济圈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建设,加快编制《孵化园区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孵化园区建设。力争将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建设成为连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培育自主创新企业和企业家的平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成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试开发、技术交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科技园区,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做大做强廊坊科技谷,组织廊坊科技谷申报国家级孵化器,组织固安奥科孵化园、永清台湾工业新城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清华科技园等建设。

是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和研发平台。谋划建设廊坊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选择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创新创业机构密集的区域建立廊坊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全市科技创新服务资源,搭建集创业孵化、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仪器共享、技术攻关、专利保护、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选择技术创新能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新建5-10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上档升级。加强对管道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建设的“河北省管道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廊坊海鸿工业助剂有限公司建设的“河北省石油钻井与完井流体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和指导,争取列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计划。支持新奥研究院建设,力争在新能源研发利用领域推出更多新成果。

四是努力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围绕创新廊坊建设,按照国家、省“十二五”规划要求,认真谋划一批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和低排放优势科技项目,力争列入国家、省支持范围。2011年,重点推进新奥集团“煤催化气化关键技术”、三河天久实业工作“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久智光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半导体集成电路和高端太阳能电池专用高纯度石英材料及制品”、安德建奇数字设备公司“带自动穿丝装置的高精度单向走丝线切割机床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列入国家、省支持范围。推进廊坊信息产业集群列入“国家创新基金产业集群试点”行列。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廊坊科技项目库,加大科技专项实施力度,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强电子信息等优势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的预研开发,确保行业领先地位;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项目的实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高端,支持产品升级和品牌培育。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做好服务富士康、华为、中兴等龙头项目建设工作,促进规模扩大;促进新奥光伏生产基地、首钢装备制造业基地、润泽国际信息港等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科技招商,最大限度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

五是全力推进廊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做好中期检查准备。以廊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围绕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点问题,组织开展相关技术的开发、引进与集成示范;以各类园区为载体,开展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社会建设等方面,组织开展“生态社区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开展建筑节能技术、绿色能源技术、生活垃圾和污水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的集成应用示范,努力建立符合廊坊特色、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围绕钢铁、新型建材、半导体照明和生物技术产业等领域,筛选10家重点企业组织开展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按照《廊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协调、督导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抓好《实验区规划》和《实验区实施方案》的落实,确保实验区建设中期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

六是深化科技强农惠民。助推建设新民居。围绕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中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重点引进、集成、示范一批节能、环保的新民居建设适用技术。积极发展新农业。加快农业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重点开展太空蔬菜、太空大豆等成熟的太空新品种的引进及其配套种植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推进蔬菜、肉牛安全生产及检测技术的引进、集成与示范。大力培育新农民。开展星火科技“12396”、“户联网”、“三电合一”等农业信息技术手段的集成及应用示范,积极培育掌握数字化农业技术的新农民。以现有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基地为平台,发挥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
本月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