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全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突出产业科技理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十二五”末,全市R&D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9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6%。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5%。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以邯郸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项目争列科技部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计划为依托,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中船第718所、汉光等为技术依托,大力发展以氢能技术和染料敏化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晨光集团、邯郸制药等为依托,发展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以河北硅谷、光电重工等为依托,发展新材料产业。
二是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抓好邯钢、河北硅谷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认定新兴铸管、金狮棉机、晨光生物、汉厂、光导重工等1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00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三是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工程。组织200家重点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对标行动,实施邯郸市煤化工产业技术路线图和煤炭、焦化、钢铁产业链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图计划。推进永年标准件、鸡泽球磨铸件、峰峰煤化工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开展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试点工作,解决企业创新难题。
四是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工程。选择100项前瞻性的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开发应用100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抓好国家863计划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关键技术应用、染料敏化电池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重点成果转化计划冶金融合双金属复合管、高效低成本制氢设备及储氢装置技术研究、中药摩罗丹浓缩丸产业化、三系杂交棉新品种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项目实施。
五是产业技术集群创新工程。抓好冀南装备制造新区、邯郸新材料基地、中国天然提取物产业基地、国家氢能装备产业化基地、国家高端管业制造基地、国家优质铸造生铁生产基地建设,以晨光集团为核心创建天然提取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718所为核心创建氢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六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吨粮市”建设, 建设5个超高产示范基地,2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抓好和培育8个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建设,通过国家或省级新品种审定5—6个,大力发展山区六大特色产业。
七是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抓好5个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培育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建成氢能、特种气体、光电材料、禽病防治等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建设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0家,高标准建设科技型企业孵化基地(邯郸市科技中心)。
八是现代服务业促进工程。积极培育和扶持创意产业发展,以深海文化公司和用友软件邯郸公司为龙头,创建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国家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以邯郸市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为载体,整合海关、商检、货运代理、各类企业等信息资源,创建邯郸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联网互通,提升物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