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的关键一年,为了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迁安市科技局提前动手,超前谋划2011年科技工作,着力抓好以下八方面重点工作:
一、强化科技服务,加大科技项目谋划实施力度。认真做好2011年科技项目的征集、筛选、论证等工作,围绕迁安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集中资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幸福民生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加大跑部进京、跑省进厅的力度,力争从科技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上有一个更大的突破,确保在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上实现新突破。
二、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按照“搞好行业对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以提升传统产业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为重点,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大力支持冶金铸造、地毯服装、医药化工等骨干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二是加大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力度,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落实促进迁安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组织力度,使本市的企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组织实施自主创新产品培育工程,争取迁安市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成为省级自主创新产品。
三、加强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一是不断提升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展服务领域,努力为入孵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孵化成功率。研究探索适合本市发展需要的科学运作模式,进一步学习考察发达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先进经验,与武汉东湖科技企业孵化器、清华大学科技园进一步联系,探索科技企业服务机构委托、联合管理等多种科学运作模式。二是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企业升位,深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平台建设,加强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积极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四、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合作深度与广度。一是创新合作模式,健全合作机制,加强与京津冀等地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长期的高校技术成果、企业难题与需求信息互通渠道,形成更加高效、快捷的企校合作畅通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不断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提升开放合作新层次,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为迁安市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强化高端对接,健全专家服务团制度,同时,积极参与省、市政府组织的各项招商活动,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
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迁安市农业生态区绿色崛起,培育城乡衔接的农业生态产业链,加快发展观光农业、精品农业、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实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示范,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畜牧规模清洁养殖科技示范、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园区科技示范、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六大工程,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六、着力提升民生科技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严重影响人口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开展新药临床、候选药物等研究,为人民健康提供技术保障。组织实施好矿山土地复垦、开展铁尾矿大宗利用等一批项目研究与工程示范。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认真按照规划及实施重点组织实施,狠抓落实,以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为契机,继续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通过“4.26”知识产权宣传日和聘请专家深入企业举办专利培训班等活动,更加有力的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培育本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鼓励企业申报职务发明专利,强化本市授权专利的转化能力,争取有更多的专利能够转化为生产力。
八、扎实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和科技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利用电视台“科技星火”栏目和《迁安时讯》等宣传媒介,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