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后,承德市围绕贯彻落实河北省政府《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周密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效推动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一是强化项目组织谋划,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本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科技项目谋划力度,扎实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在钒钛新材料、仪器仪表、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食品医药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实施了一批中小企业创新项目。2013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178项,争取国家和省资金3900万元。“离子交换和萃取法双联工艺生产高纯氧化钒”等一批科研计划项目实施,提高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了发展实力。目前,全市已申报认定第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
二是加强园区基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全面提升基地、园区发展水平,大力培育钒钛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仪器仪表等产业集群。积极申报争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强“1+3”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个,已建成各类工业园区15个,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服务中小企业能力。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新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成立了河北省山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筹建了河北省尾矿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北省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了航天节能环保研究院;在“1+3”产业平台谋划筹建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加速器。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级各类科研服务机构71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9个。
四是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加大开放外联力度,积极开展全方位的项目、人才、技术对接活动,推动对外合作由单纯的项目交流合作逐步向政府间交流、产业战略合作层次转变。先后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2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仪器仪表、钒钛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食用菌等领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进技术合作项目50项,转化科技成果12项。“1+3”产业平台引进高新技术项目32个,其中已开工建设项目20个。市政府先后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钢研新冶高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德产业基地、河北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航天节能环保研究院)将落户承德高新区,中关村承德创新创业大厦将于明年开工建设。
五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引导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13年,全市共安排中小企业科研项目经费、技改资金9000万元。市财政通过“拨改投”方式累计安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3000万元,对10个项目进行了借款支持;市技改资金安排500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以及尾矿砂综合利用。新成立的河北中荭创业投资基金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在风险投资领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