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场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两大体系,着力构建四合永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两大载体,大力实施县内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抓培育。组织开展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对县内科技含量高的天工建材、天原药业、宇航人沙棘、承德燕塞、农丰有机肥永丰种业等一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列为县级专利示范培育企业,派专人实施对口服务,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制度,制定实施专利战略,有效运用专利制度保护创新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培育县级专利示范培育企业8家。
二是抓服务。在抓好县级专利示范培育企业试点工作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相关培训和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激励机制,打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目前,已组织20多家(次)企业参加省、市级知识产权培训、项目对接会,实施技术改造18项,大大提高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三是抓培养。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注重内部挖潜,注重自我培养,积蓄企业发展后劲,培养一批研发与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协助企业建立高层次科技人才薪酬、福利待遇及权益分配制度。积极引进吸纳外埠的高科技专业人才加盟企业,目前已吸引了近20位高层次专业人才来围场落户。这样既能吸引人才,又能留住人才。
四是抓合作。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合作,企业出课题、出资金,研发机构出人才、出技术,共同进行新产品研发。可大毛纺是以纺纱、织布为一体的纺织企业,有一支由83人组成的新产品研发团队,每年都有几百个新品种投放市场,满足不同客商的需求,到目前公司已独立开发出六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的服装面料,有200多个品种获得国际、国内大奖。2009年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共同组建了“天津工业大学、承德可大毛纺织有限公司纺织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2010年投入300万元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共同研发的“半精梳赛络纺织技术”项目被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认证转化中心审定为省级科研成果。承德燕塞今年投资3000万元与上海711研究所共同研究开发“高倍聚光凸透镜”,利用光能进行发电。天原药业与北京301医院就糖尿病合作项目初步达成院企合作意向。截止9月底,5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这种技术合作,不仅兼顾了双方的利益,而且为新产品的诞生与价值体现提供了捷径,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研发效率。
五是抓专利申请。根据企业现状,采取以实施促申请,以申请促创新的各种有效措施,加强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提高其创造和利用专利的能力。近两年来,县内重点企业每年的科技成果开发数量、科研经费投入、专利申请量等逐年增加。累计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23项,组织各类科技项目19项,申请专利33件,专利资助12件。